為因應環境永續的未來趨勢,新發展之產業面向『綠色產業』乃蘊醞而生,此論壇將持續整理與產出環境學院在此議題的學術活動與專業文章,以為台灣在『綠色產業』的發展上,提供學術平台與發展願景。 |
環境與發展(Environment & Development)為80年代末歐盟所倡議的未來人類發展概念,據此才有所謂92年的「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詞的衍生。
『綠色產業』發展進程與背景
「產業綠色化」則是由來已久的「清潔生產」(Cleaner Production)與「節能減排」(Energy Saving & Emission Reduction)兩個具體概念衍生而來。清潔生產的主要定義是指:「不斷採取改進設計、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料、採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與設備、改善管理、綜合利用等措施,從源頭削減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或者避免生產、服務和產品使用過程中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以減輕或者消除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其意義是可以創造經濟價值之外的環保效益:「藉由執行污染預防可以獲得多方面之利益」。清潔生產的觀念源起於1974年由美國3M公司所提出「污染預防划得來計畫(Pollution Prevention Pays, 3P)」。1989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al Program, UNEP)正式在國際間提出「清潔生產」理念;並自1994年開始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UNIDO)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支持20個國家成立清潔生產中心(NCPC)。
「清潔生產」的幾項基本觀念,包含:(1)污染物質就是未被利用的原料;(2)「污染物質」加上「創新技術」就是等於「有價值資源」。因此,清潔生產並不僅是「減少污染」,而是從產品設計、製造、包裝、販售一系列的流程中,以物料與能源的節約為核心,故而可減少物質與能源的消耗,從源頭減少廢棄物和廢水、廢氣的排放。
而在節能減碳上,我國溫室氣體排放量也隨著經濟發展而逐年升高,近期已是溫室氣體排放大國之一。為因應國際制定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及京都議定書之發展,我國在1998 年就召開第一次「全國能源會議」,提出我國長期能源政策及溫室氣體排放管制策略,各部會也據此推動具體行動方案,並於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後的四個月,即2005 年6 月召開第二次「全國能源會議」。然在國外越來越積極的同時,我國國內對此議題的熱度卻日趨冷卻,先前全國能源會議所提出的能源政策完整性無法維持,溫室氣體排放管制策略未隨國內外發展趨勢進行檢討與調整,也未積極尋求國際交流、合作與參與的機會。未來幾年國際將開始討論開發中國家減量問題,我國這類新興工業國家將首當其衝,如果我國在公約衍生的國際重要「經濟-能源-環保-外交-科技-學術」體系缺席,可能失去未來龐大的經貿市場,及進行技術合作和資訊交流的機會。
綠色產業的範疇
「綠色產業」是目前國內各級環保單位積極推動的永續概念之一,主要目的是希望所有傳統產業皆可轉型為綠色產業,以為國內的永續環境奠定更堅實的基礎。雖然目前國際上尚無任何客觀標準可正確定義綠色產業,但大致上如果產業在生產過程中,基於環保考量,透過科技,以清潔生產(cleaner production)機制力求資源使用上的節約,以及減少污染排放的產業,即可稱其為綠色產業。廣義而言:綠色產業可以擴及農業、工業及服務業三大產業,舉凡低污染、低耗能的行業;或能提供、運用環保技術及管理工具,以大幅降低環境污染及地球能資源使用者均屬之。故綠色產業並非單一產業,環境管理中之清潔生產機制,以及綠色產品皆可為綠色產業的指標項目。狹義而言,則為限於低污染、低耗能的行業,或能資源再生及廢棄物資源化等回收再利用產業(行政院第二十四次科技顧問會議資料,民國92年11月16日)。
根據上述的定義,只要是能夠較傳統技術在節省資源與能源、低污染或零污染、易拆解及可回收等領域有所突破,並能產生高附加價值者,即所謂「三低一高」(低污染、低排碳、低耗能與高附加價值)之產業都可以開發出綠色技術,進而蛻變成為綠色產業。
清潔生產與生態效益說明
「清潔生產」顯然是綠色產業的必要元素之一,產業持續將污染防治理念融合於製程、產品之開發或服務的提供,期能增加生產效率,減少產業在製程、產品和服務上對人類健康及環境產生有害之影響。在製程上,清潔生產意指盡可能地節約所需原料和能源,不用有毒原料,並減少污染排放之危害和毒性。對產品而言,由最原始之原料到產品棄置,以致於整個產品生命週期,清潔生產都要求盡可能減少對環境之負面影響,甚至要逐步從「搖籃到墳墓」,轉變為「搖籃到搖籃」。另外,對服務而言,清潔生產表示產業由系統設計,到提供消費者服務,皆須考慮對環境之影響。
生態效益(eco-efficiency)也是綠色產業的必要元素之一,藉由「以少生多」和提高資源生產力,來創造價值與競爭優勢。所謂的以少生多,就是以消耗更少的資源,來創造更多的價值。配合全球環保的浪潮及綠色消費的趨勢,生態效益極力主張企業應該要採用「環境化設計」(design for environment,簡稱DfE) 的概念,注重產品或服務「生命週期」(life cycle)中對環境的負面衝擊的觀點,才可能使企業在未來的市場與供應鏈中,更具有競爭力。易言之,生態效益是提倡過去把環保議題視為是對企業經營的一種威脅的觀念,轉變為促使企業革新、更符合經濟效益及市場認同的轉機。講求生態效益的公司,由於持續的減少污染與資源的消耗,故生產了成本更低、更環保的產品和服務,當然也就提高了其附加價值。
邁向生態效益的七點要素為:
- 減少商品和服務的原料密集度(material intensity)
- 減少商品和服務的能源密集度(energy intensity)
- 減少有毒物的擴散
- 提高原料的可回收性
- 使再生資源達到最大限度的永續使用
- 延長產品的耐久性
- 增加商品和服務的服務強度(service intensity)